2021年9月29日 星期三

全球头条:花溪区:民族文化展新颜 化繁就简推新风

时间:2023-05-24 20:23:49来源 : 金台资讯


(资料图)

花溪,地处黔中腹地,素有“高原明珠”的美誉。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花溪拥有璀璨的民族文化,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花溪区因地制宜,抓住民俗文化“牛鼻子”,分步有序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多层次、全方位走深走实,一系列举措修正陈规陋习,推动少数民族婚丧嫁娶化繁就简,促进乡风文明,使移风易俗观念深入人心。

民族情歌传新风。“天上飞来雁两只,来到阿哈共一窝……丧葬事宜我简办,不要超过三天办......”。群众将男女之间爱慕之情与移风易俗完美结合,口口相传,“网红”山歌已成为花溪少数民族推进乡风文明的一大“利器”,通过朗朗上口又接地气的表达,让移风易俗人人知晓,村规民约人人遵守。全区有43个少数民族,人口为35.6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0%。除移风易俗之外,以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为突破口,将党的政策和政府中心工作等编排成少数民族山歌,紧跟时代潮流,与山歌有机结合,开展“唱山歌 传新风 筑文明”系列主题活动,促进文化与文明交相辉映,进一步引导村民破陈规、除旧习、树新风。

民族歌舞展新风。每逢重要节日、文化活动、婚庆喜事,例如“跳洞”、跳花场、地戏、歌会等民族活动时,花溪区主动引导村民把移风易俗政策通过少数民族歌舞形式表演出来,进一步展示乡风文明及乡村振兴成果,村民们自发的将勤俭节约、文明办酒等移风易俗新风尚融入传统文化和婚丧习俗,编排成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歌舞表演,把移风易俗政策转变成群众爱听、爱看的民族歌舞,使其成为传播党的声音、宣传移风易俗的重要途径。移风易俗工作开展以来,全区共开展各类民族活动300余场次,受益群众约6万余人次。让群众知晓和参与移风易俗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民族文化亮新风。除歌曲、舞蹈外,在推进乡村婚丧嫁娶文化“简”与“繁”的转变中,花溪区以民族文化激发创新活水,为文化传承赋能,为“治风”助力,为文明和声。花溪区283个村(社区)100%成立红白理事会,积极探讨并发挥乡贤、寨老问政作用,将少数民族传统风俗中的父母包办、媒妁之言、看八字、土葬、孝子打滚等陈规陋习一一摒弃,特别是在天价彩礼方面,一些有着高价彩礼风俗的村寨,也逐步演变为少数民族同胞崇尚自由恋爱、简约简单的民族地方,而拦门酒、回娘家、寨邻有事来帮忙,“凑米凑油不送礼”等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良风良俗被保留了下来,擦亮新时代民族文化新风。

青岩镇龙井村布依族婚俗活动歌舞。

民族语言树新风。实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3.5.15”等倡导性标准以来,区、乡、村“三级”合力推进,打响破除陈规陋习攻坚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建240余支移风易俗宣讲队,走村入户开展宣传动员。将移风易俗政策、倡议书编写成歌曲、民谣、快板、舞蹈等,用普通话、布依语、苗语3种语言录制了移风易俗宣传视频,并通过抖音、微信公众号和应急广播等平台进行宣传,用民族语言倡树新风,确保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人人知晓新政策,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

经过努力,花溪区移风易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自2022年以来,花溪区共办理红事2256起,白事4123起,无丧事办理超3天情况,成功劝阻滥办酒席617起,相较于移风易俗工作之前,酒席平均天数下降1.3天,酒席平均桌数下降8桌,参加酒席人数下降73人,人均送礼下降150余元,平均每一场酒席可为群众节省开支15000余元。如今在花溪,少数民族群众对移风易俗工作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进一步提升,移风易俗工作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引领乡村振兴和乡风文明的新风尚,花溪的少数民族文化正在焕发新的时代光彩,引导文明新风浸润民心。(文/图 马豫筑、胡流冰川)

关键词:

(责任编辑:黄俊飞)

推荐内容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