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9日 星期三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优秀7篇】

时间:2023-06-13 16:32:47来源 : 互联网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篇一

由旺镇中心学校 孔庆秋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数学95—97页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资料图片)

2.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1.师: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老师手中的这两本书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一本是语文,一本是品德与社会,这两本书的价钱同样是用小数表示的。拿出这两本书来,谁来告诉老师这两本书的价格分别是多少?

(语文:5.69元 品德与社会:6.18元)

2.师:根据我们发现的这两本书的价格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两本书一共多少元?两本书相差多少元?)

第一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第二个问题呢?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时候都要用到小数的加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二、尝试计算,构建新知。

1.学生尝试计算。

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先列出横式,再列出竖式。

(指名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都谈到了相同数位对齐,满十进一,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这些方法,我们在什么时候用过呢?(整数加减法的时候)

师:那也就是说,计算小数加减法其实是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的。

2.观察算式,发现方法。

师: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个题,你认为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该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

三、自主编题,内化知识。

1.联系生活,自主编题。

师:昨天,老师走进了一家文具店,看到了这样一些商品信息。

课件出示:书:33.27元 彩色笔:9.6元

足球:60.4元 跳绳:7.53元

师:你能用这些信息编一道题自己解决吗?把你想到的问题记在心里,把你的解决方案写在纸上,先列出横式,在列出竖式。

2.同桌交流:(1)你提出了什么问题?

(2)你是怎样计算的?

(3)通过这个题的计算,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3.全班交流。

(1)挑选两位小数减一位小数的题。如:33.27—9.6=

师:刚才这位同学提到了小数点对齐,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让小数点对齐呢?

(小数点对齐就保证了相同数位对齐。引导学生用小数的意义来解释。)

(2)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如:9.6–7.53=

师:当遇到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或位数少的小数减去位数多的小数时,我们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的末尾补“0”,这样计算起来更方便。

(3)得数是整数。如:9.6+60.4=70.0(元)

师:我们接着看这位同学编的题,一起读出它的结果?70.00元

师:怎样写更简洁呢?(直接写出70元)

师:太棒了,像这种情况,在横式上写结果的时候我们一般要对结果进行化简,体现数学的简洁美。

(4)小结:刚才我们看了这么多同学编的题,那现在你认为我们的小数加减法还应该注意什么呢?

(要对结果进行化简——把小数点末尾的0去掉。)

(5)看来,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少,那你会计算小数加减法了吗?好,那同桌相互检查一下自己编的题,看有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有问题就改正过来。

师: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非常不错,通过自己编的题了解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还明白了方法背后的道理,有了这些理解,相信你一定能够灵活而准确地解决各种不同的问题,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收获进入我们的闯关游戏当中吧,看大家掌握得怎么样?你们敢挑战吗?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第一关:定位停车

(1)5.73-0.6=5.13

师:这里有一个小数减法的算式,被减数5.73已经写好了,减数0.6已经在小卡车上准备好了,这辆小卡车开到哪儿停下了合适呢?这样,用你们的声音来控制它,一会儿小卡车开动起来,你觉得该到哪儿停你就喊停。

(2)课件出示12+0.43=

这一次又该停在哪儿呢?怎么了?(开过了)

师:卡车司机犯难了,12没有小数点,该怎么对齐呀?谁来给他出出主意?

在你们的眼里12也有小数点,12的小数点在12的后面。(课件演示12的小数点)是这样吗?那我们让小卡车退回来,这样就可以做加法了,结果是:12.43。

2.第二关:摘取智慧星

下面有三颗智慧星,但要得到智慧星必须正确计算出下面的算式,你有信心闯关并摘取智慧星吗?

7.2–6.45= 12.53+4.67= 5–0.41=

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完成。

5–0.41= 在列竖式的时候,5改写成5.00可以吗?那为什么不改写成5.0呢?

3.第三关:认识小巨人

师:你们认识他吗?(姚明)你们知道他的身高是多少米吗?(2.26米)

师:这是20xx年,北京奥运会入场的画面,他牵着一个小男孩,你们认识他吗?

师:他就是在汶川大地震中背出了两名同学的小英雄林浩,你们知道林浩当年的身高是多少吗?

师:老师给你们一个小提示,你一定能算出来。

拓展:姚明的身高2.26米,林浩站在0.45米的凳子上还比姚明矮0.53米,林浩的身高是多少米?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师:林浩的身高是1.28米,他俩的身高虽然相差了很多,但他们都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四、课堂小结:(3分)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小数加减法,最令人高兴的是我们是通过自己编的题来研究的,那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数加减 篇二

本节课的重点是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曹老师通过让学生合学(共同探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展学(把讲台让给学生,让他们来说共同探讨出来的结果即计算过程 。

如:百分位满十怎么办?十分位不够减怎么处理?小数位数不同,计算时怎么办?得数末尾的零可以去掉吗?这些问题他们都能解决。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这样让学生亲身体验,既让他们掌握了知识的重点,突破了难点,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后面的练习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因此,我认为曹老师的这一节课,目标达成较好。重点突出,难点得以突破。是一节值得我们学习的好课。

小数加减 篇三

课题:小数加减法

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第47~48页的例1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八第1~3题。

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3.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重难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复习

在下面○里填上“>”、“<”或“=”。

2.3○3.2 0.68○0.86 2.4○2.399

0.09○0.1 0.6○0.600 8.4万○8400

2.预习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0.7+0.3 0.65-0.25 6+3.4

1.6-0.4 4.5+0.5 0.82-0.42

3.质疑:

二、合作交流

1.小明到商店买了一枝1.5元的水彩笔和1元的橡皮一块,他共花了多少元?

2.讨论例1

(1)观察例图,小明和小丽各买的是什么商品?价格各是多少元?

(2)如何求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

(3)怎样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

(4)全班交流,集体反馈纠正。

三、巩固提升

1.第48页的“试一试”

通过计算,您发现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怎样的联系?

2.第48页的“练一练”

3.第50页练习八第2题

四、回顾反思

我的收获是:

我的疑问是:

五、课后作业

第48页练习八第3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课题:小数加减法

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第48~49页的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八第4~6题。

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的计算方法。

重难点: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的计算方法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复习

(1)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应注意什么?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0.3+0.5= 0.86-0.52= 2+0.83= 0.52-0.12=

2.预习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0.21-0.12= 5.43-0.7= 7.9-1.86=

3.质疑:

二、合作交流

1.一头大象约重3吨,比一头水牛重2.4吨,水牛重多少吨?

列式:

2.讨论例2

(1)例图中的几种商品的价格各是多少元?

(2)怎样求一本笔记本比一枝水彩笔贵多少元?

(3)如何用竖式计算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

三、巩固提升

1.第49页的“试一试”

您是怎样理解“便宜”的?

2.第50页练习八的第4题

独立找错,同桌互看,交流反馈

3.第49页的“练一练”

4.第50页练习八的第5、6题

四、回顾反思

我的收获是:

我的疑问是:

五、课后作业

1.竖式计算

3.6+6.04 5. 7-3.28 12-0.12

2.一壶水,用去了2.6千克,比剩下的少0.8千克。

(1)还剩下多少千克?

(2)这壶水原来有多少千克?

学校: 班级: 姓名:

课题:小数加减法练习

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第51页的练习八第7~10题。

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熟练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

3.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熟练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复习

(1)看谁算得快又对。

0.83+0.5= 9.2-6= 2+2.8=

3.4-3.1= 0.73-0.23= 3.6+2.4=

(2)计算小数加、减法有哪些注意点?

(3)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85+3.2 0.75+6.27 12.5-4.8 9.4-5.26

2.预习

3.质疑:

二、合作交流

1.讨论练习八第9题

(1)在这幅折线统计图中,每个点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2)这一天中病人最高体温和最低体温分别是多少?

2.讨论第51页的思考题

(1)要算出5.1加上一个两位小数的正确结果,应该先求出什么?

(2)减去的这个两位小数如何求出来的?

(3)请算出正确结果。

三、巩固提升

1.练习八第8题

2.练习八第10题

第(3)小题先独立提出问题,再解答。

四、回顾反思

我的收获是:

我的疑问是:

五、课后作业

1.水果店运来一批苹果,卖出了38.4千克,还剩下15.6千克。这批苹果一共有多少千克?

2.小王给妹妹4.6元钱后,妹妹还是比他少2.4元。原来妹妹比小王少多少元?

学校: 班级: 姓名:

课题:小数加减法

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第52页例3和“练一练”,完成练习九第1~5题。

学习目标:1、认识到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

2.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计算。

重难点: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计算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复习

口算下面各题

0.52-0.48= 3.6+6.4= 2.5-0.5=

1-0.75= 0.17+0.33= 0.47-0.4=

2.预习

下面各题怎样简便怎样算。

75+148+52 36+257+64 571+184+329+216

3.质疑:

二、合作交流

出示例3,并讨论

1.怎样求出买四种文具一共用了多少元?列式计算

2.观察算式中的四个数你发现什么?

3.还可以怎么去算?

4.哪种方法更简便些?为什么?

三、巩固提升

1.第52页“练一练”

独立练习,交流反馈

2.第54页第2题

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3.第54页第3题

4.第54页第4题

四、回顾反思

我的收获是:

我的疑问是:

五、课后作业

1.你会用简便方法计算吗?

18.36-2.45-7.55 46.8-(6.8+12.7)

4.02-2.65+0.98 3.5+7.28+6.5+3.72

2.第54页第5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课题:小数加减法

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第53页的例4和“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九第6~9题。

学习目标:1、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会运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规律。

2.在活动中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并能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

重难点:会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复习

13.8-7.3-2.7 17.23-(7.23+8.5) 7.5+2.3+2.5+17.7

2.预习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用计算器验算。

65.3+4.2 13.46-5.64 24-4.6

3.质疑:

二、合作交流

1.在计算器上按出0.35、20.86、100.08这三个小数,同桌交流按法。

2.讨论例4

(1)求李芸一共用了多少元,该怎样列式?

(2)用计算器计算。

三、巩固提升

1.第53页的“试一试”

2.第53页的“练一练”

3.第55页第8题

(1)观察表格,弄清余额、收入与支出的含义。

(2)填写表格中“余额”一 栏。

4.第54页第6题

5.第55页第7题

四、回顾反思

我的收获是:

我的疑问是:

五、课后作业

1.第55页的第9 题

2.第55页的思考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课题:整理与练习(一)

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第56页的“回顾与整理”,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4题。

学习目标:1、通过回顾与整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2.能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熟练程度。

重难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熟练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复习

(1)计算小数加、减法应注意哪些要点?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0.52+0.8 0.71-0.25 4.95+3.2 0.8-0.48=

2.预习

(1)你学过的整数加法运算律有哪些?它们对小数也同样适用吗?

(2)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0.85+2.78+1.15 5.65+2.98-1.65 23.5-8.16-1.84

3.质疑:

二、合作交流

1.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为什么要将小数点对齐?

2.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哪些相同点?

三、巩固提升

1.第56页“整理与练习”第1题

要求又快又对的算好

2.第56页“整理与练习”第2题

先独立计算,然后同桌互相检查,再进行全班交流

3.第56页“整理与练习”第3题

先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反馈

4.第56页“整理与练习”第4题

四、回顾反思

我的收获是:

我的疑问是:

五、课后作业

1.用简便方法计算。

7.8+3.4+1.2+26.6 6.58-4.8+4.42-5.2 9.27-(5.96+2.27)

2.一根绳子长30米,第一次用去13.6米,第二次又用去一些后,还剩下2.3米。第二次用去了多少米?

课题:整理与练习(二)

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第57页 “练习与应用”第5~6题,组织“探索与实践”“评价与反思”活动,完成第58页第7~9题。

学习目标:1、在练习与巩固中,熟练计算小数加、减法,并能灵活选择算法使计算简便。

2.通过对家庭生活中日常支出项目的调查和了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熟练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复习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带★的要验算)

9.65-6.21 13.6+7.46 ★0.88+1.2 ★20-9.94

(2)下面各题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算。

54.52-7.87-12.13 4.57+3.17+3.43+5.83

4.28+5.68-1.84 1.85-0.9+11.2

2.预习

请借助计算器算出小华家十月份的家庭收支及结余情况。

日 期项目收入(元)支出(元)结余(元)

4.1800.90

4.5妈妈领工资1258.70( )

4.6买衣服423.70( )

4.8卖废品43.50( )

4.10充煤气108.00( )

合计( )( )

3.质疑:

二、合作交流

1.讨论第57页“整理与练习”第5题

2.讨论第57页“整理与练习”第6题

题目中的-0.05,+0.36米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3.同桌交流第58页“探索与实践”第7题

每个月的电话费包含哪几部分?

4.合作交流第58页“探索与实践”第8题

三、巩固提升

1.第57页“整理与练习”思考题

(1)引导学生列表推算 (2)你发现了物体下落有怎样的规律?

2.完成第58页的“评价与反思”

四、回顾反思

我的收获是:

我的疑问是:

五、课后作业

第58页“探索与实践”第9题

小数加减 篇四

年 级 五年级上册 班级人数 一班:42人 二班:46人 任教老师 贺梦萦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课前查资料。 内容分析 1.教材特点: (1)联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2)适当指导学生计算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的题目。 (3)要恰当把握计算的难度要求。 (4)让学生在计算和比较中体会加法运算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 2.知识结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把加法运算律从整数范围推广到小数,学习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这部分内容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内容分四段安排: 第一段,教材第47~51页的例1、例2和练习八,主要教学小数加、减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第二段,教材第52~56页的例3、例4和练习九,教学把整数加法的运算律推广到小数,以及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 第三段,本单元的“整理与练习”。 3.知识内在联系:小数加法和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很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小数加、减法。它是数的运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生活及进一步学习中都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生分析 (根据学情 分析学生) 1.学生知识能力基础:由于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学生对小数并不陌生,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此外,学生已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由于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因此可以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掌握的旧知识,尝试解决小数加减这一新知。而且,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还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基本性质,这些都为学习小数加减法奠定了基础。 2.个别差异:一小部分学生对小数的意义理解不透彻,该化简的小数不化简,整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不过关,在计数器上按小数时,容易漏掉小数点。 3.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和容易出现的错误:对于“小数部分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该如何列竖式计算”、“计算结果末尾有0该怎样处理”等问题,学生存在一定的困惑。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小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 教 学 策略 小数加减法 创设具体情境,质疑引导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独立思考与小组交流相结合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学会应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小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 教师引导、点拨,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学生讨论、交流、能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 用计算器计算 教师借助课件演示、讲解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整理复习 教师质疑、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学生小组合作,调查、统计、分析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单元检测 教师设计试卷,测查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师生互动评析中查漏补缺、提升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的道理。 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执行情况 备注 10月13——15日 小数加减法 3课时 已完成 10月18日 小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 1课时 已完成 10月19日 用计算器计算 1课时 已完成 10月20——21日 整理复习 2课时 已完成 10月22日 单元检测 2课时 已完成

课题

小数加、减法 主备教师 贺梦萦 年级 五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数学第9册第47页例1,练习八的1—3题。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学会应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要对齐的算理 教法 创设情境,质疑引导 学法 交流、探究 教具准备 小题板 课程资源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1.创设情境:超市购物 出示几件物品的标价:钢笔、笔记本、讲义夹、记号笔、书包、铅笔盒、美工刀、………; 2、根据自己的需要挑其中两件商品然后想想自己要付多少元。先列出算式 二、探究新知

1.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先把竖式写下来,列举部分同学的竖式。让学生试着计算一下,上去板演。 逐个点评,纠正计算中的一些问题。 2、小结加法的计算法则。 3、同桌的两人比较一下,谁用的钱多些?多多少?先列式并列出竖式。试着计算,逐个点评。 4、小结减法的计算法则。 5、归纳小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三、巩固应用: 1、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 先找出错在哪里,把错误的地方改正,集体订正。 3、做49页试一试题目 观察与例2相似的地方。启发学生利用例2的计算经验先独立完成这里的计算,再学习小组内交流。 4、完成49页”练一练”的第1题(课堂达标测试) 四、拓展练习:教师指导分析解决。 小马虎在计算2.35加一位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4.87,正确的得数应该是多少? 五、课堂总结:把你本节课的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 进入学习情景,积极提出问题。 根据自己的喜好列出算式,并尝试用竖式计算。 根据同桌实际情况列出算式,并尝试计算 讲解、并讨论竖式计算的过程,结合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归纳小数加减法的算理。阅读算理。 试一试题目学生观察与例2中的计算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按照要求完成练习。 交流分享收获。 板书设计小数加法和减法例1:减法算式 减法算式 竖式 竖式 小结加法的 小结减法的 归纳小数加减法的法则 计算法则 计算法则

小数加减 篇五

1.讲清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如讲解例题:53.40 - 49.80学生不大容易讲出算理,但通过小组合作,全班讨论的方式,针对错例,有学生说出了错的理由,学生比较自然的说出相同数位没对齐或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减等。

2.关注学生学习,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促进三维目标的落实。整节课着重关注的学习过程,注重挖掘利用学生练习中生成的错误,注意面向全体,倾心聆听学生的发言,给他们改正错误,成功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剖析错误,从而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让所有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3.注重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责任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使学生在本节课中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数学感悟。

4.石老师的课挖得深、挖得透,努力拓展学生的探究空间。

石老师的课让人看到了课中的挖掘思维含量,拓展延伸学生的思维空间。她的课就在于不只让学生知其然,更让学生自主探究出所以然,引导学生探究出法则背后的知识。学生的思维总是在老师的设疑中步步深入,学生经历了刨根问底、追本溯源的思考过程,这就是科学的探究过程,就是在研究科学、自主建构知识。李老师的课挖的透,还在于问题设计得好,问题设计的有空间,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所以,这样的问题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开发和锻炼。

5.和谐的师生的关系。

课堂是学生的,就要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去研究、思考、发现。数学不在于学到多少知识,而在于真正使学生思维受到锻炼和启发。本节课,李老师几乎没有讲,她所做的只是在关键处设疑和恰当的总结,引着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学生始终处在探究的主体地位,所以,学生真正得到了锻炼。老师讲得少。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篇六

教材及学情分析: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学生在这册教材的第四单元刚学习完小数,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即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减)和算法(把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小数点对齐)是学习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关键,是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是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以表格、图文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使鲜活的体育活动和看似机械演练的小数运算融为一体,使计算推理、概括这些抽象的数学活动变得令学生乐于接纳、乐于探究。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环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小数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把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探究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应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能力。

突破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沟通整数与小数的关系,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突破方法:

通过理解小数的意义,只有相同数位的数才能相加减,也就是在计算中,要把小数点对齐。

教法和学法:

“以学习者为中心·参与式”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观看过跳水比赛吗?跳水项目,一直是中国体育运动的强项,请看大屏。(课件出示中国跳水运动员劳丽诗和李婷跳水的视屏)中国队又赢了,这样一个值得骄傲的时刻,我提议: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庆祝一下祖国的胜利吧。

在体育赛场上,不仅有激烈、好看的比赛,还蕴藏着很多数学知识呢。同学们,你们想学习这些数学知识吗?

2.(课件出示跳水决赛统计图)依次出示中国队第一、二轮的得分,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

3.引出课题:同学们看一看,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列出的算式都是小数加、减法的算式,小数加、减法的算式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二、出示自学提纲,明确自学任务。

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教师明确自学任务:现在就让我们进入第一环节:自学我最棒。认真自学课本96页例1、97页例2,然后完成自学提纲上的问题,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自学开始。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学,适时提醒:已经完成自学内容的同学就可以在组内进行两两交流。

三、小组讨论,解疑答惑。

1.师:同学们刚才的自学都非常的认真,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自学的成果和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入小组讨论环节。(课件出示小组讨论提纲)请小组长快速的上来领取你们小组的讨论提纲。让我们比比哪个小组的讨论最积极、最认真,小组讨论开始。

2.巡视:提醒各小组交流要注意的地方。

四、交流展示,教师点拨。

1.师:刚才,老师看到了一场激烈的讨论,每个小组都表现得非常积极。接下来,就让各小组把你们的讨论成果与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一起进入下一环节:讨论成果大展示。(课件出示:讨论成果大展示)

2.请第一个组作交流展示。(课件出示交流内容)

3.请第二个组作交流展示。(课件出示交流内容)

4.教师点拨:在刚才的计算过程中我们发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与我们已经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是一样的,都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列竖式的时候当相同数位对齐了,小数点有什么特点呀?(小数点对齐)所以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我们只要把小数点对齐,那么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板书:小数点对齐)

5.师:那么小数加、减法该怎样计算呢?请下一组同学来为我们作一个小结。

6.请第三小组作交流展示。(边交流教师一边用课件出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7.齐读一遍。(课件一条一条出示,学生读。)

五、巩固运用,拓展延伸。

1.师:同学们,学会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了吗?敢不敢接受挑战呀?体育健儿们在赛场上争夺冠军,今天谁能成为我们班学习上的冠军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到今天的“学习成果大比拼”的比赛中去一决高下吧。(课件出示:学习成果大比拼)

2.请同学们拿出技能训练题,为比赛做好准备

3.第一关:聪明小法官。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指名回答,同桌交换批改。(课件出示第一关:聪明小法官)

4.第二关:细心计算我最棒。(课件出示第二关)学生独立完成,老师批改出每组做得最快的小选手,然后请他来当小老师,帮助批改本组其他同学的作业。

5.第三关:改写小数我在行。(课件出示第三关)学生独立完成后,老师一边讲学生一边自己批改。

6.第四关:学以致用我能行。(课件出示第四关)小组合作完成后,请一个小组派代表交流讨论结果。说完后教师出示课件订正答案。

7.教师小结:在解决刚才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同学们会发现:我们的数学知识,它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现在,请同学们快速的统计一下自己的成绩。夺得本次比赛全部星星的同学请起立。站着的同学们就是我们班今天的冠军了,让老师为他们颁发奖杯。祝贺你们!(课件出示“奖杯”)我们一起为冠军送上热烈的掌声吧。其他没有夺得冠军的同学们可千万别灰心,今天你们也表现得很棒,继续努力,相信我们班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冠军。

六、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认真,那谁能来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呀?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 篇七

第五课时 利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并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课本p53页例4 练习九第6~9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过程,对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计算工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简单了解一些计算工具计数的方法,接受数学事实的教育。

2.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

3.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它的有用性,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一些简单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大家都去过广润发吧?它每天都有很多顾客,特别是到了节假日,那更是人山人海。当顾客推着满满一车物品去付款时,营业员总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告诉他应该付多少钱,为什么营业员会算得那么快呢,你知道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二、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1.认识计算器

你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计算器吗?

你了解计算器吗?今天假如你是一位计算器的推销员,你打算怎样向大家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后再全班交流)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最常用的一些键,熟悉加减乘除等运算和运算顺序。

2.用计算器计算

大家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你会操作他吗?现在咱们就用计算器来算一些题目,请把计算器准备好。

3.教学例4

要求李芸一共用了多少元应怎样做,先把算式列出来。

你会在计算器上按出买铅笔的钱数吗?同桌交流按键的方法。

你会用计算器算出结果吗?核对结果。

同桌之间说说是怎样用计算器计算的。

4.完成“试一试”题目

你怎样求应找回多少元?

可不可以把刚才的计算结果用起来?

试着求出结果。

用计算器计算方便了我们的计算,当然也方便我们检验了,你会检验吗?怎样判断你的计算是正确的呢?

5.巩固练习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用计算器计算时只要从左往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提醒学生看清数目和运算符号,认真按键进行计算,对正确率较高的同学给予鼓励。

6.完成练习九的第8题

先示范计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使学生明确计算每次收支后余额的方法。再让学生分别算出其余各栏的余额。合计支出数怎样算,合计结余数呢?最终余额是多少?与刚才的计算结果一样吗?

三、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在计算器位数不够的情况下学生小组讨论发现计算的规律,再集体交流。

2.自主探索: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再出示:111111222222÷333334=

111…122…2÷333…34=

1002

四、布置作业

最后我们来一次比赛,分两组:一组用计算器,一组用笔算,愿意用计算器的请举手。

完成练习九的第7题

五、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你有什么体会?你觉得今天的学习对你有用吗,能不能说说?

以上内容就是掌知识为您提供的7篇《《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掌知识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

(责任编辑:黄俊飞)

推荐内容